客服热线:18559829569

“珍珠翡翠白玉汤”的传说与中国素食文化变迁

2016-03-23来源:素食导航   
 朱元璋没有做皇帝时,为躲避追杀,几日水米未进,饥渴交加,幸得两乞丐将讨得的残羹剩汤送于他,朱元璋吃后美味无比,便询问这是什么食物,如此美味?乞丐随口答道“珍珠翡翠白玉汤”。
 
朱元璋登基后,终日锦衣玉食,天天盛宴便腻了。突然想起自己曾喝过“珍珠翡翠白玉汤”,就下榜文将乞丐召进宫来,如当年一样炮制出“白玉汤”,用此汤宴请群臣,喝下去时哪还有当年的味道?
 
此汤与彼汤原本一样,只是喝的人环境、口味变了,饥寒潦倒时,饮山泉如琼浆,丰衣足食时饮玉液似淡水。物质未曾改变,人心却变了,我们生活一天比一天好,二十多年前,人人都盼过年,盼吃一顿饺子,那时人一年只吃几次肉,现在,按过去的标准,我们天天在过年,一年难得有几天不吃肉。肉食真是我们的必需吗?不尽然。只因我们有了口欲之贪,潜意识里,认为吃肉是生活好、获取营养的象征,吃腻了猪牛羊,鸡鸭鱼,就去寻找人类本就不应该吃的野生动物,这是生理需要吗?这就是心理作用,和自己身体需求是没有关系的。生活水平提高,物质不是唯一的标志,精神生活必须随之提高,这才是重要的,就如朱元璋面对同样的汤,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味道,如果朱元璋的心理还如当年一样,那么,汤的味道就不会改变,心理变了,汤的味道就不如从前了。
 
所以,吃素的问题只是一个心理问题,不是需要的问题,科学已经证明,植物与动物都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,植物中的农药残留物,经过洗煮就去掉了,而动物肉的病毒却不是表面的东西,而是与动物肉结合一体了,通过后天的加工很难去掉,即使高温去掉了,营养也随着去掉了。
 
人类的欲望是无休止的,在饮食上也是一样的,没有温饱时,盼温饱,有了温饱,又要吃“好”,吃“好”了,又要吃“档次”,有了“档次”又要吃“绝与奇”,吃来吃去,一些“富贵病”就吃出来了。物质生活的丰富,精神生活如果贫瘠,丰富的物质就成了人类毁灭自己的温床。 我们修学佛法就是解决心理问题,就是提升我们的精神生活质量,降低我们过分的贪欲心,减少分别心,浆养慈悲心,也就是说,修学佛法的人不论在什么环境下,喝“珍珠白玉汤”味道都是一样的。
 
这样说不是讲人类回到吃糠咽菜的旧时代就好,而是我们不论在什么时期,什么环境下,在饮食上不可过于贪图口味,不可过于奢华,不可过于追求“精美”,更不可乱吃野生动物,我们把节省下来的食物救济还没得温饱的人群,我们就得到布施的法喜;我们把饮食只视为养身之需,我们就得惜福的法喜。素食的利益很多,再谈就重复了。我们只要去过寺院,看看出家人的身心与行操,就得到了最好的答案。 我亦凡夫。其实,吃素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把“吃”的问题简单化了,在饮食方面没有了分别心,什么样的食物(当然是素食最好),都胜似美味佳肴。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吃素会导致不孕?让女性不孕的四大饮食误区

上一篇:

“素食达人”曾黎: 在剧组也自带蔬菜

  • 信息二维码

    手机看新闻

  • 分享到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