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热线:18559829569

梅窖三僚豆腐宴---素食者盛宴

2015-08-10来源:素食导航   
   
酒酿豆腐
 
酒酿豆腐,是由枸脐、生姜还有酒酿制作而成的,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,据说以前只有生完小孩的妇女才能吃到这道菜。
白白嫩嫩、价廉物美的豆腐很受素食者的亲睐,是素食者补充蛋白质的最佳来源之一。豆腐世传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,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善食豆腐,任杭州知府期间,曾亲自动手制作东坡豆腐。
“三八”妇女节,学校组织全校老师到有“中国勘舆文化第一村””、“中国风水第一村”之称的兴国县梅窖镇三僚村旅游。三僚村池子多,古树多,加上有豆腐宴,并称“三僚三奇”。
一听到“豆腐宴”三字,自然想到一整桌的菜全和豆腐有关。那三僚的豆腐为何这么出名呢?
据有关专家考察分析,三僚的水含有多种矿物质。豆腐的可口首先得归功于大自然。在制作上,三僚水豆腐也别具特色:在浸豆前一定要把壳脱去并筛尽,这是豆腐特别滑腻的原因;一定要把豆浆熬开,否则有生豆味;在熬浆和放石膏前要反复冲浆,把豆泡彻底清除,这是豆腐特别嫩的原因。另外,上浆后榨水要恰到好处。榨得太干,豆腐板结,吃的时候没有“滑”的口感。反之水分太多,一下锅就烂得不成形,口感也不好。
豆腐宴由豆腐脑、油炸豆腐、麻辣豆腐、酒酿豆腐、霉豆腐(红油腐乳)、豆腐渣等十余种菜式组成,真是素食者的盛宴呀!
 
 豆腐脑
 
豆浆
 
香煎豆腐(甜味) 
三僚豆腐宴——素食者盛宴(附豆腐的营养价值)
 香煎豆腐(辣味)
三僚豆腐宴——素食者盛宴(附豆腐的营养价值)
 麻辣豆腐
 
 煎豆腐 
三僚豆腐宴——素食者盛宴(附豆腐的营养价值)
豆腐的营养价值
豆腐 -古称“福黎”,是由我国最早发明、制造,而后传往世界各地的。豆腐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,历来受到人们的欢迎,被人们誉为“植物肉”。豆腐主要以大豆为原料加工制成的,大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,因此豆腐营养价值也较高。豆腐可以常年生产,不受季节限制,因此在蔬菜生产淡季,可以调剂菜肴品种。
豆腐有南和北豆腐之分。主要区别在点石膏(或点卤)的多少,南豆腐用石膏较少,因而质地细嫩,水分含量在90%左右;北豆腐用石膏较多,质地较南豆腐老,水分含量在85-88%。豆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,味美而养生。
营养分析
1.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含量丰富,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,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,而且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,营养价值较高;
2.豆腐内含植物雌激素,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不被氧化破坏,常食可减轻血管系统的破坏,预防骨质疏松、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,是更年期妇女的保护神;
3.丰富的大豆卵磷脂有益于神经、血管、大脑的发育生长;
4.大豆蛋白能恰到好处地降低血脂,保护血管细胞,预防心血管疾病;
5.此外,豆腐对病后调养、减肥、细腻肌肤亦很有好处。
相关人群:
一般人群均可食用
1.豆腐是老人、孕、产妇的理想食品,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食物;豆腐也对更年期、病后调养,肥胖、皮肤粗糙很有好处;脑力工作者、经常加夜班者也非常适合食用。2.豆腐消化慢,小儿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;豆腐含嘌呤较多,痛风病人及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慎食。
制作指导
1.南豆腐细嫩,适宜于烧、烩和做汤;北豆腐适宜于烧、炸、煎和做汤。
2.豆腐中缺少人体必需氨基酸-蛋氨酸,烧菜是把它和其它的肉类、蛋类食物搭配一起合用成菜,可大大提高豆腐中蛋白质营养的利用率。
食疗作用
豆腐味甘、淡,性凉,入脾、胃、大肠经;
有益中气,和脾胃,健脾利湿,清肺健肤,清热解毒,下气消痰之功效;
可用于脾胃虚弱之腹胀、吐血以及水土不服所引起的呕吐;润燥生津,用于消渴、乳汁不足等症;用于硫磺、烧酒中毒。
其他相关
豆腐最早的记载见于五代陶谷(903-970)所撰《清异录》“小宰羊”条。另有一说豆腐为公元前2世纪淮南王刘安所创制。此说源于明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等书。此外还有许多不同说法。考古学界有人认为在河南密县打虎山汉墓发现的画像石,有制作豆腐的全过程图,推断汉代已有豆腐,最迟,当系汉代创制。宋代,豆腐已经逐渐普及,并见于食谱。元、明间豆腐传入日本、印度尼西亚等地,清代传到欧洲。现在,豆腐在日本、美国等地深受重视,并被视为健康食品。在中国,豆腐生产遍及全国各地,已由作坊手工操作发展到工厂机械化流水线生产。
豆腐,据载是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,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城边的八公山招贤纳士,写下传世名篇《淮南子》,并发明了豆腐制作技术。豆腐是将豆子磨成浆,点入石膏凝结而成的。豆腐的发现是中国食品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,豆腐被誉为“东方龙脑”、“中华民族的国粹”、“中国第一菜”。
备注
1.优质豆腐选择:豆腐内无水纹、无杂质、晶白细嫩的属优质;内有水纹、有气泡、有细微颗粒、颜色微黄的属劣质豆腐;
2.豆腐不可过食,过食则腹胀、恶心,可用菠萝解。
 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慈香庭 素食的多元化创新

上一篇:

食存五观的解读和发扬

  • 信息二维码

    手机看新闻

  • 分享到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